這是一棵皂莢樹,矗立在黔西關嶺縣關索鎮(zhèn)東北兩公里外的埡口,相傳有一千多年的歷史,其軀干蒼勁挺拔、古樸通幽,蘑菇般的“傷痕”記載了“老者”觀滄海歷桑田的經(jīng)久年輪;其樹冠遮云蔽日、迎風浴霧,常浩蕩起白云野鶴、紅霞萬朵;其枝蔓莖旺葉茂、旁征博引,遇惠風和暢、長天麗日,常婆娑起舞、清影獨弄。凝神注目,樹影絕壁,如置身藝術殿堂鑒賞一幅放大了的不朽浮雕;其根須深植黔山秀嶺,沒有寸土,只有怪石嶙峋,卻游走于溝壑夾縫,盤巖轉(zhuǎn)石壩陵麗水之間。立于古道咽喉,獨領“一夫當關”之大將風范,昂揚“寂寞高手,孤獨求敗”之斗志。筆者以為,其且蔓且枝、鋪天蓋地、鶴壽千年、獨樹一幟,一定是采天地廣袤之靈氣,集山野峽門之淵博,蘊日月星辰之精華,含千古豪杰之神韻,是為神樹!
對此神樹,民間盛傳一說。三國時期,關羽第三子關索隨諸葛亮南征,路經(jīng)此地,是時,酷暑難耐、兵馬甚渴,于是關家軍紛紛圍樹席地納涼解暑,忽報神樹正前方有一泉,深尺許,水質(zhì)清澈剔透,聽泉止渴,眾兵卒一躍而起,直奔山泉,正待關部上下欲狂飲之際,忽然神樹樹冠嗖嗖作響、樹桿搖曳,霎時,狂風大作、雷雨傾盆,兵馬迅疾返回傘狀樹冠下避雨,一場及時雨也令士兵們久渴逢甘露。事后,當關家軍得知那汪泉水為“飲者必啞”的啞泉時,關索頓時心領神會,其仰天長嘯,急令眾將士立馬側(cè)身,仰望神樹行“謝恩禮”!其時,群馬蹄急,眾兵卓刀,即成涌泉兩座,現(xiàn)關索嶺十六盤所在地“馬刨泉、刀把井”因此得名。
一段美麗的傳說給神樹涂抹上了更為厚重的神秘色彩,然而,神樹座落之處,實乃要塞寶地。臨風埡口,從三國古驛道上的金戈鐵馬到明朝哀兵重整旗鼓,神樹審視茫茫必經(jīng)過客,瞭望悠悠朝代更替,所守何匪親,淘漉美與丑,鑄就了其懲惡揚善的秉性。
順嶺西行一公里,有關索反哺之情所鑿“馬刨泉、刀把井”,其方圓十里、霞蔚云蒸、深霧緊鎖、潤澤神樹細無聲,筆者有感,“天道較真、人間重情”!
隔峽南望兩公里,神樹見證了明朝建文帝朱允文失意隱居曬甲山所留下的千古之迷“紅崖天書”,筆者喟嘆,歷代津津樂道、趨之若騖的探尋者們,何不前往神樹處拜謁求教、托夢解惑?。?BR> 正東眺望七公里,那里有詩仙、詩圣、詩鬼們不能企及的人間勝景黃果樹大瀑布,“飛湍瀑流爭喧豗、石冰崖轉(zhuǎn)石萬壑雷”,其涌浴身、其聲貫耳、其險危言,只可惜徐霞客因峽谷阻隔與神樹擦肩而過,使其游記頓失顏色。清圣祖康熙皇帝圣駕南下,臨此千仞絕壁,大有龍體側(cè)身北望而過之虞,于是御筆“滇黔鎖鑰”,據(jù)傳如此價值連城之扁額斷送于農(nóng)家飲煙,神樹曾為此“枯桿斷‘臂’”,老淚縱橫!
距神樹北行三公里,有一尚未開發(fā)的三層處女簾“滴水灘瀑布”,纖細如絲、水滴如珠、叢林蔥蘢、彎流清幽,滴水灘秀瀑喻意神樹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報”的知恩感恩的尚品美德。
神樹注定會神采飛揚,唐宋詩人沒有眼福一睹尊容,將是他們永遠的遺憾,徐霞客望峽興嘆,沒有觸摸到這位“歷史巨人”律動的脈搏,使其探險經(jīng)歷大為遜色,關家軍早已絕塵而去,建文帝之紅崖碑經(jīng)不起時間的剝蝕而“香消玉殞”,唯有壩陵二航人這支“煸情嫦娥,舞動龍脈”的建橋大軍與之朝夕相處,春秋四度,傾心聆聽其訴說,讓這位“時間老人”口若懸河般將斗轉(zhuǎn)星移、滄桑巨變、世態(tài)炎涼、人生百味娓娓道來……
神樹做夢也不曾料想中國第一橋壩陵河大橋在其眼前橫跨,曾經(jīng)孤獨、曾經(jīng)渴求過喧鬧,曾經(jīng)夢想過飛躍。今天,寂寥的歷史嘎然而止,天塹變通途不再是神話,神樹迎來了真正的春天。
與峽谷對話,神樹不再是看客,同世界接軌,這本曾經(jīng)靜“臥”大自然博物館的“史書”將伴隨鎮(zhèn)勝公路的貫通流光溢彩,從而引讀者無數(shù)、墨客萬千。
神樹已聞名遐邇、合抱之圍,四季紅綢密系、鋪天之冠,儼然成了大庇天下寒土的保護傘,每逢苗、布兩族重大節(jié)日,方圓幾十里都有善男信女們前往頂禮膜拜、祈福禱告。
神樹,正獨具慧眼,用激動而顫巍的巨手翻閱著歷史畫卷中最具輝煌的一頁!